ANSWER QUESTIONS
| 问答资讯 |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美术篇|衡水内画:破圈绽放
来源:河北日报
与时俱进,新时代描绘新画卷
“快看,是航天员蔡旭哲!”
11月8日,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航天员蔡旭哲的内画肖像吸引来不少小朋友。
近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再度飞天,衡水籍航天员蔡旭哲二探苍穹。博物馆将此前绘制的航天员系列肖像重新拿出来展览,获得很多关注。
从为杨利伟绘制内画肖像开始,每逢航天员奔赴太空,衡水内画的匠人们都要为他们绘制肖像,这已经成为一个传统。
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绘制的内画作品。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供图
随着时代发展,衡水内画开始走出“书斋”,记录时代变化。
从神舟载人飞船上天到港珠澳大桥通车,从上海世博会到北京冬奥会……衡水内画以独有的艺术形式,书写时代故事,振奋民族精神。
今年国庆节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汝财带领团队完成了大运河系列内画的第100件作品。
历时16个月,作品将大运河沿线名胜古迹和重要建筑一一呈现。仔细观摩下,每件作品画工精致细腻,风景秀丽逼真。
“我们希望用衡水内画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大运河,爱上大运河,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张汝财说。
衡水内画的特质中包含西方文化元素,因而在国外有大批拥趸。它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
10月底,美国费城,一年一度的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年会召开。
年会的展览上,各式各样的鼻烟壶被摆上展柜。这当中,有许多来自河北衡水。喜鹊登枝、梅雪迎春、传统山水……一件件衡水内画作品在诉说着中国故事。
这家学会与衡水内画的缘分不止这一次。
1983年,衡水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参加第15届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年会。那次,王习三的作品获得大奖。“中国艺术的魅力征服了国外观众,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声音能传播得更广。”王习三曾回忆。
两年后,王习三作品《美国历届总统肖像》到美国展览,引起了轰动。美国《纽约时报》称此作是“美国历史的缩影,中国艺术的结晶”。
多年来,衡水内画的匠人走出国门,到国外参加文化交流,将衡水内画的精湛技艺带给无数观众,也将中国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
有个故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付国顺印象深刻。
20世纪90年代,他到纽约参加美术技艺展演,一对美国情侣为之吸引。他们惊叹于内画技艺的神奇,正准备结婚的二人,想付费请付国顺绘制一幅作品。
付国顺略加思忖,鸳鸯戏水的画面涌上心间。几笔勾勒,画出湖面、荷叶和波纹,再绘出两只鸳鸯,在水中嬉戏追逐。
付国顺将这一象征中国爱情的内画作品赠予对方,也把东方浪漫留在了他国。
作为一门中国民间艺术,内画凝结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它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审美,讲述中国故事。
近年来,衡水内画创新文化传播形式,通过与其他文化载体的结合,持续扩大影响力。
2023年春节期间,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原神》的故事线中,加入了两部中国非遗纪录片,其中一部讲的是衡水内画。
纪录片中,游戏中的场景被绘制在鼻烟壶内。这一传统艺术与现代游戏的结合,给了玩家和观众足够新颖的视觉体验。而把衡水内画的故事融入网络游戏之中,让青年群体更有兴趣领略非遗的魅力,了解非遗背后的中国文化。
这部纪录片发布不足半月,便收获了来自全世界网友的好评。之后,纪录片制作了15种语言字幕版本。在全球玩家浓厚的游戏氛围中,衡水内画及其背后的文化也更被人们熟知。
当古老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衡水内画也在不断创新中肩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
衡水内画笔筒。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供图
多元赋能,新思路拓展新空间
“我们刚刚和一家酒厂谈了合作,计划推出一款内画酒。”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说,“我们为厂家提供带有内画的酒瓶,再灌装上他们的酒水。”
与酒产品的合作,王自勇并不陌生。
早在2006年,衡水内画与当地一家酒厂就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内画艺术酒。
内画艺术酒是双层胆酒瓶,内胆里绘制内画,外壁内胆灌装酒水。产品推出后,销量极佳,每年卖出上万瓶,王自勇公司的画师忙不过来,要请外面的画师帮忙完成。
“这个产品与我们所说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不谋而合。许多购买的人把酒喝完了,会专门把酒瓶留下来当摆件。”在王自勇看来,这种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既提升了白酒的文化底蕴,还通过大众餐饮的方式扩大了衡水内画的应用场景。
1994年3月,付国顺(右)赴新加坡参加中国民族艺术展,在展馆为参观者讲述内画艺术。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供图
衡水内画本身是一种艺术,是小众的。内画只有走出艺术的边界,与生活结合,与日常消费品结合,才能实现产业拓展。
循着艺术品实用化、实用品艺术化的发展思路,衡水内画开拓出新的空间,先后研发了内画水晶球、内画屏风、内画花瓶、内画笔筒、内画水杯、内画茶壶、内画项链、内画魔方、内画精油等50多个品种100多项实用型新产品。
自此,内画作品不再局限于鼻烟壶上,而是随着生活的烟火气“飞入寻常百姓家”。
衡水内画与消费品的结合,还可以更有想象力。
今年5月,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在河北展区,一组绘有河北各地美景、散发不同香气的玻璃瓶,引来许多观众围观。
这是一组名为“跟着气味游河北”的香氛文创。整组作品有24个瓶子,代表24个节气,展示了河北的24处美景,散发着24种味道。
瓶子里的美景,出自张汝财和他的弟子之手。而迷人的香气,则来自一款知名香氛潮牌。二者的联合,为非遗注入了时尚潮流的元素。
“传统文化需要时尚表达,时尚表达可以激活传统文化。”张汝财说,通过这样有创意的结合,可以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当非遗文化被激活,反过来又可以为消费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在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有一件名为《天下吉祥》的葫芦宝尊,它由六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组合而成,包括内画、景泰蓝、玉石镶嵌、花丝、錾刻、木雕。该作品是多项非遗跨界合璧的典范。
《天下吉祥》葫芦宝尊。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供图
作品由王习三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同禄等联合创作。它集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吉祥寓意于一身,代表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极高水平。这些技艺互相加持,让这件作品更具价值。作品于2019年7月发布,仅一年多的时间,700尊作品便全部售罄。
在衡水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吴军伟看来,衡水内画在产业发展上的探索,是典型的跨界融合思路,艺术形式与载体之间相互赋能、相互借力,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对衡水内画来说,可以再大胆一点,尝试与一切透明载体的商品结合。”他表示。
在产业发展上,衡水内画还采取了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发展思路。
2003年,王习三、王自勇父子创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后改名为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2010年,父子二人又在石家庄创建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每年有十几万的人流量,是目前冀派内画活动交流的中心,平台效应明显。
“以展览和销售养博物馆,以博物馆提升内画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产品竞争力、影响力,进而引领市场需求,推动内画生活化、时尚化和产业化,让内画艺术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王自勇说。
衡水市崇文西路,衡水内画非遗艺术传承博物馆正在建设。在未来的规划中,这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还是一个集展览、销售、拍卖、培训、研学、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文旅融合发展的潮流下,内画产业更应跳出产业制作销售的窠臼,跟多种业态结合。”张汝财说,未来,博物馆将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用它带来的影响力和人气支撑其他业态发展,带动内画产业的振兴。
兼容并包、不断创新,一直是衡水内画的精神内涵。而今,融合创新的思路,将继续在衡水内画产业中引领未来。(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
游戏《原神》中的场景被绘制在鼻烟壶内。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供图
相 关
探索内画传承“年轻态”
在今年的文博会上,衡水内画联名香氛潮牌打造的系列香氛文创产品成功“出圈”,成为人气打卡点。年轻游客表示,这种新颖的设计不但想让他们把文创带回家,也想去感受非遗项目衡水内画的魅力。
青年人是非遗消费的主力,是创造新文化的生力军,抓住青年群体,才能让更多人认识非遗,走进非遗。衡水内画在传承中适应年轻人需求,打造非遗传承的“年轻态”。
非遗被叫作失去时尚的技艺。衡水内画的“年轻态”,首先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找回时尚感。
衡水内画青年画师粘跃峰最近创作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作品:黑色背景下,几笔白色线条勾勒出一位时尚女性的侧面轮廓,白色高光绘出眼睛和额头。黑白色彩的对比,营造出奇特的光影效果。
与传统内画作品比,这件作品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截然不同,颇具时尚感的炫酷设计,让观者一改对内画“山水花鸟”题材的刻板印象。作品一经展出,便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如今,有一批衡水内画的创作者,他们在题材上寻求突破,将萌宠、二次元、动漫形象、Q版历史人物画进鼻烟壶,同时引入国风国潮等新式绘画风格,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衡水内画的“年轻态”,还在于运用最新的传播形式。
从2018年起,衡水内画艺人宋云飞就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内画教学及欣赏视频。现在,他的抖音账号已经有近40万粉丝。
“内画这种传统技艺偏小众,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过。借助年轻人喜欢的网络平台,能让更多人了解衡水内画。”宋云飞说。
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宋云飞的名气逐渐上升,而今,他的作品已经远销海外,并多次在国外进行展览。
随着网络平台的传播力越来越强,衡水内画的艺人们积极拥抱新传播工具。一方面,他们在平台上传播衡水内画文化,另一方面,依靠平台的流量,开展内画产品销售和私人定制服务。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衡水内画的“年轻态”,更在于传承人的“年轻态”。
两年前,当《原神》游戏的工作人员找到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提出拍一部纪录片的打算时,他欣然答应。
当时,50多岁的王自勇并不知道《原神》是什么,也没有玩过网络游戏。但他并不排斥潮流,相反,他敏锐地意识到,古老的非遗与年轻的游戏相遇,或许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作为非遗传承人,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了解年轻人的需求,洞悉他们的喜好。只有用年轻的心态去传承非遗,才能真正把这项技艺传下去。”王自勇说。(文/本报记者 魏 雨)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美术篇|衡水内画:破圈绽放